找到相关内容128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解深密经·如来成所作事品》之校译与研究

    解节经真谛义》,台北:新文丰出版社。   郑郁慧2000 《《究竟宝性论》如来藏思想之研究─以“转依”观念为主》,台北: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。   郑振煌2002 《从佛教传承谈佛教知识体系》,...解深密经·如来成所做事品》之藏译本与汉译本进行译注与对比的工作。就《如来成所作事品》的结构而言,此品开始就强调如来法身是异于声闻与独觉二之解脱身的,不仅如来法身是无戏论、无所为,并且此二者之间具有...

    伍启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4559016.html
  • 心性本净之意义

    生义,4. 真实义,5.藏义,将之解释为如来藏之意。此五义也被用来说明   法界或三性的真理。其次,《究竟宝性论》卷4(大31,839a以下),将此偈的「界」一语译为「性」(法界之「界」与佛性之「...佛教心识说之研究》463-511页(第二篇第一章「心性本淨说之发展」),506页注1、平川彰《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》200-217页及205页注1、小川《印度大乘佛教之如来藏、佛性之研究》4页以下等等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159877.html
  • 论法藏对《大乘起信论》中“真妄和合”思想的探讨

     梁?真谛译,《佛性论》,《大正藏》册31。  后魏?菩提流支译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,《大正藏》册16。  ───《入楞伽经》,《大正藏》册16。  后魏?勒那摩提译《究竟宝性论》,《大正藏》册31...。  ───《华严教义分齐章》,《大正藏》册45。  ───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》,《大正藏》册45。  ───《华严经义海百门》,《大正藏》册45。  ───着,承迁注,《华严经金狮子章注》,...

    廖宫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160031.html
  • 禅宗心识思想研究——以唐代为中心

    毘婆沙论 唐   玄奘译 《大正》卷30?瑜伽师地论 唐   勒那摩提译 《大正》卷31?究竟宝性论 后魏   瞿昙留支译 《大正》卷31?唯识论 后魏   真谛译 《大正》卷31?摄大乘论释 ...?大方广佛华严经 唐   求那跋陀罗译 《大正》卷12?胜鬘师子吼大方便方广经 刘宋   昙无谶译 《大正》卷12?大般涅盘经 北凉   求那跋陀罗译 《大正》卷16?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刘宋...

    高毓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2760181.html
  • 密宗传承史略

    出家,学习经论九年,并接受密教的灌顶。十七岁到卫藏地区学习经法,以十年时间学习显教经论。所学主要论典有《现观庄严论》(后来成为格鲁派必修的论典之一)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辨法法性论》及《究竟宝性论...专研佛教各宗经论。之后创建根本中堂 "比叡山寺",号"止观院"。  延历二十三年,最澄为了探研《法华》教义,与空海同时到中国留学。到了中国,从天台宗九祖湛然的弟子道邃、行满受天台教义,从天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3960615.html
  • 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——《坛经》禅教思想探义

    正藏》第三十一册;No.1610。  68. 元(后)魏勒那摩提 译:《究竟宝性论》四卷,收录于《大正藏》第三十一册;No.1611。  69. 诃梨跋摩 造,姚秦鸠摩罗什 译:《成实论》十六卷,...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的确实内容与意义。  缘于此基本目的,以及解释自心:“中华禅教思想的根本内涵,究竟是倾向于般若教说,抑或是佛性教说”的疑滞,本论文乃首先展开针对般若教说与佛性教说之基本性格为何的追问,...

    陈平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5160696.html
  • 中国地藏信仰之研究

    No.1668。  (后魏)勒那摩提译《究竟宝性论》,《大正藏》第31卷,No.1611。  (后魏)昙鸾撰《赞阿弥陀佛偈》,《大正藏》第47卷,No.1978。  (刘宋)昙无蜜多译《观普贤菩萨... 研究方法、范围与资料 7  第二章 地藏信仰的起源 11  第一节 地藏信仰的起源11  、中国的孝道观念11  二、佛经中的孝道15  ()原始佛教中的孝道 16  (二)大乘中的孝道 17 ...

    刘素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2762188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导读(

    “大圆满”即能秉承印度古学,以“大中观”作为修行的见地。   在寂护之前;有印度学者写成了本《究竟宝性论》(Mahayana uttaratantra)。西藏认为此论乃弥勒菩萨所造,汉土则说是...今依藏密宁玛派的观点,亦即“大中观”的观点,为研读本经的初学,述经中的密义。这样做,并非将本经硬扯入密,而是因为印度晚期的论师,的确用本经来配合密的修持。——本经出世时,密法早已流行。藏密的“大圆满...

    谈锡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663964.html
  • 天台智者大师的如来性恶说之探究

    见性”、或“悟”之可能的经论也有不少,如八千颂般若经、大智度论、如来藏经、不增不减经、胜鬘经、大乘庄严经论、中边分别论、中边分别论释、究竟宝性论、楞伽经、大乘法界无差别论、大乘密严经、大乘起信论等。...“敌对相即”的论理方式,大谈“如来有恶”,这是一种“不排除染法可能”的态度,也是一种尊重“现实存在”的想法,诚如法华经方便品有一段经文云  佛种从缘起,是故说,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。这段话正是...

    张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5564779.html
  • 藏传佛教“他空见”研究——以国燃巴《辨别正见》为中心

    帕滇卓玛译,《佛性─究竟宝性论十讲》,(台北:众生出版社,1999年)。  劳思光,《新编中国哲学史》,(台北:三民书局,1993年)。 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,马尔巴翻译学院译,《空─大自在的微笑》,...~544中。  求那跋陀罗译,《胜鬘师子吼大方便方广经》,《大正藏》卷12,经号353,页217上~223中。  求那跋陀罗译,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,《大正藏》卷16,经号670,页479上~...

    黄英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265486.html